37歲的陳先生是一家新創公司CEO,儘管業務繁忙,每天有著開不完的會議,但對自己要求甚嚴的他,每週上四次健身房,練出傲人的肌肉線條。只可惜,朋友口中的健身狂,實際上卻是「弱雞」,經常頭暈、頭痛、焦慮、緊張、易怒、失眠。
陳先生由於狀況卻越來越差,倦怠、易累,皮膚過敏,一度懷疑自己罹患身心症。及至在聯安預防醫學機構-聯安診所做了「抗氧化維生素分析」檢測,發現自己十種重要抗氧化維生素均不足,其中維生素E、C、A更是亮起紅燈。
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發佈國人最新「營養健檢大數據」發現,所有受測者體內抗氧化維生素普遍不足,其中又以維生素E最為缺乏,平均86%受測者攝取不足,其次為76%維生素C不足,55%維生素A不足。
聯安診所腸胃科主治醫師王峰表示,許多人會服用維生素E保健食品,殊不知維生素E具有8種型態,各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。且根據國外醫學文獻表示,攝取過多的α-維生素E,可能會抑制δ或γ-維生素E的產生,導致其他形態維生素E含量不足。根據國外醫學文獻表示,攝取過多的α-維生素E,可能會抑制δ或γ-維生素E的產生,導致其他形態維生素E含量不足。
王峰指出,國人堅果攝取量嚴重不足,加上外食比率偏高,許多餐廳、自助餐店均使用精製油,王峰醫師指出,精製油為高溫氫化過的油脂會破壞維生素E,事後加工補入的又多是α-維生素E形態,這些種種因素加起來,導致維生素E其他形態堅果禮盒嚴重缺乏。
烘烤養生堅果的設備主要分為兩種,一種是利用烤箱,還有一種就是藉助鍋具達到煎烤的目的,比如平底堅果。而根據是否加入油脂,也可以分為干烤和油烤這兩種方式。此外,需要注意的是烘烤堅果的溫度一定不能過高,一旦溫度過高,很容易出現外部烤焦,而內部並沒有充分烤透,香味也就不能全部帶出。更重要的是,大多數堅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的耐熱性都極差,高溫後反而會喪失其營養價值。溫馨提示:不論採用何種方式烘烤堅果,一旦烤好要立即將堅果轉移至其他容器中冷卻,以免烤盤內(煎鍋內)的餘溫繼續給堅果加熱,導致烤焦烤糊。而在靜置的過程中,烘烤後的堅果顏色會逐漸加深至金棕色/深棕色。利用烤箱烘烤堅果一定要選擇低溫烘烤,雖然看著簡單,還是也諸多細節需要注意的。
其一,堅果烘烤前,要將它們均勻鋪撒在烤盤上,中途也需要適時翻動攪拌,直至所有的堅果都呈現出淺棕色,且聞起來有烘烤的香氣和堅果獨特的甜味。
其二,烘烤堅果所需要的時間是不一定的,不過整個過程還是比較短的,一般幾分鐘就好。所以一定要有人照看。
其三,不同種類、體積、數量的堅果要進行區分,以便精確區分所需的時間。如果混合烘烤,部分堅果極易烘烤過度,甚至烤焦烤糊。
舉個例子,烤核桃仁和烤松子仁所需的時間是不一樣的,一個長些,一個短些。特別提示:烘烤過頭的堅果不僅品相不好看,味道也會變差,苦味會非常明顯,千萬不能怕浪費而將就著用,這是非常不明智的。
此外,如果需要烘烤的堅果不多,也可直接用平底鍋來煎烤堅果,火力不能大,一邊烘烤一邊晃動鍋子,大概5-10分鐘也就差不多了(時間也需根據堅果的種類而改變),直至顏色呈金棕色並烘烤出香味。
王峰說,陳先生就是典型個案,本身是外食族,攝取過多的精製油,而平常又少食用堅果,又因運動量太大,補入的維生素又不足以支撐身體所需,導致身體產生多種不適的症狀,正是典型的亞健康族群,身體無病但卻有多種不養生堅果適症狀。
其次,七成六國人維生素C不足,王峰醫師表示可能跟現代人常處於高壓力、空氣污染等生活環境,使身體長期慢性發炎,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維生素對抗發炎反應有關。再加上,維生素C在人體內代謝時間快、國人蔬果攝取普遍不足,可能都是國人維生素C不足的可能原因。
王峰強調「無病不等於健康」,許多受檢者發現失眠、感覺無力與容易倦怠、記憶力變差,這些症狀都是現代人常見的亞健康症狀,雖不致於影響器官健康堅果推薦,但影響生活品質。
王峰提醒,若長期有抗氧化維生素不足的情形,恐引發其他疾病風險,如增加癌症、腦中風、動脈硬化等罹病機率,外食族可透過多吃杏仁、芭樂、蛋等,補足缺乏維生素。